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社会在线
2018年02月28日

课堂教学的全新“打开方式”

——课程改革篇

特色课程、小组合作、分层走班教学、小班化教学……2015年9月,我县将遂昌三中、实验小学等17所中小学确定为全县首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试点学校。几年来,这些试点学校在课改之路上不断探索总结,让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变得“有意思”“都爱听”。

 

让课程建设更“接地气”

何为“接地气”?最核心的一个诠释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县地处浙江西南部,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汤显祖传世名作《牡丹亭》的诞生地,我县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品牌优势。利用该特色资源,县实验小学将本校“白马文化”与之融合,开发出《走进汤公文化》《昆韵寻踪》等拓展性课程。

而课改要更“接地气”并不是一家之言。蔡源乡中心小学立足当地脱胎于婺剧班社 “蔡和班”的“蔡和文化”,开设相关课程,独创“石头上的脸谱”“乒乓球上的脸谱”“蔡和脸谱剪纸”等形式,寓教于乐,为“蔡和文化”注入新内涵;三仁畲族乡中心小学立足畲族文化,开设学畲语、唱畲歌、打畲拳等“畲乡仁娃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王村口镇中心小学立足红色古镇优势,开设《红色古镇王村口》课程,其红色之旅小导游团十多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

“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就要把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与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陈振兴告诉记者,为了同一个奋斗目标,我县中小学努力构建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要选择、可选择、会选择的机会,助力育人模式的转变,实现全方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4月开始,县教育局、教研室多次组织校长、教务主任、课改骨干教师等一千多人次先后外出培训和考察,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还邀请课改专家论证指导,此后各校按照课改方案边实践、边总结,边学习、边改进、边提高。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县已开设了马灯传承、剪纸、版画、雕刻等1100多门拓展性课程。其中,《泥塑精灵》、《昆韵寻踪》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走进汤公文化》等22门拓展性课程被评为丽水市精品课程。各校课程百花齐放,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了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让课堂教学更“个性化”

“青春是一首优美的诗,字里行间透着青涩与欢乐……”2017年12月,遂昌三中的操场上人头攒动,来自全县中小学校的校长、老师以及该校初三年段的全体家长齐聚学校,观摩该校初三课改的成果展示。

据介绍,该校为满足教育发展新需求,于2015年实行了小组合作制改革,即一个班分成6至8个小组,6名学生一组。每个小组的学生要互帮互助提前预习做题,再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最后对于课程中的难点,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作进一步探究。

“说白了,我们的改革就是让学生先学后教,让小组代表上台当小老师,对相关内容进行展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遂昌三中校长潘伟斌告诉记者,教室进行了重新布置,学生被分成了一个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再也没有了后排睡觉现象。同时,由于老师们讲课的时间减少,其教案的编写也就相应得更精准、更贴合学情了。

更为可喜的是,不仅是学生们变得更阳光自信,课改年级的学业成绩明显提升,平均分、合格率均大幅上升。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每个孩子在小组合作制课堂教学中,都有了成功的体验。

而在距离县城不远的云峰街道,云峰中心学校同样施行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017学年第一学期,云峰中心学校响应省教育厅号召,进行了基础性课程的分层走班制教学改革。学校将九年级全体学生分为数学和英语A层次、B层次教学班。A层次教学班在教学中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其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有适当的拓展和提高。B层次教学班则重在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规范的要求,落实最基础的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实现差异化发展。

而本土化特色课程的开发、小组合作制及分层走班制课堂教学仅是我县课程改革实践的缩影之一。打破围墙限制,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与本土文化结合;打破思维限制,课堂教学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送上有温度的教学体验。

如今,全县中小学的办学品味有了明显的提高,校园文化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展望未来,全县教育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与时俱进,用智慧和汗水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记者 朱敏 通讯员 蓝智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