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3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社会在线•专刊
2018年03月28日

“火力全开”服务育人阵地

——后勤保障篇

“美丽寝室”改造

美丽食堂

“热水暖心工程”

清晨,享受早餐后的师生从宿舍区涌向教学办公区;中午,食堂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傍晚,师生们漫步校园……走进我县各学校,入眼便是这一幕幕祥和的画面。育人成才的校园像庞大的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而学校后勤系统正是保障校园系统良好运转的神经中枢。

“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是确保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校育人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阵地。”这是后勤系统对自己角色的精准定位,也是我县各学校近年来后勤系统工作的真实写照。

 

多措并举打造“温馨之家”

墙面色彩明亮,地面清爽整洁,床铺崭新舒适……迈入三仁畲族乡中心小学宿舍楼,一股温馨雅致的家庭气息便扑面而来。该校校长蓝伟军告诉记者,去年,学校的22个寝室都进行了改造,不仅粉刷了墙面,还将原先的铁质床换成了木质床,“这样更加安全美观”。

而这种种贴心改造,正是我县实施学校“美丽寝室”建设的缩影。记者了解到,2016年下半年,我县在大柘小学、石练小学开展了“美丽寝室”改造试点。在总结两校经验基础上,我县印发《遂昌县学校“美丽寝室”建设施工管理办法》,从项目申报、工程设计、验收评估等细节着手,真正让学校寝室成为学生“温馨之家”。

“改造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因校制宜,要注重‘墙面、地面、里面’的总体协调,同时引导鼓励学生布置装点自己的寝室,创建特色寝室,培育具有校园特色、生活气息、学生个体特点的寝室文化。”县教育局计财科科长雷土松告诉记者,当前我县已投入412万元,全县23所中小学共500个寝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如此,我县早在2014年便将师生呼声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热水暖心工程”,为全县22所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了热水供应系统,解决了寄宿制学生洗热水问题。同时,实施了“五项温馨工程”,为偏远山区学校教师配备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空调、一个衣柜和一份特殊岗位待遇。

“诸如‘美丽寝室’‘热水暖心工程’‘五项温馨工程’等举措,极大改善了校园物质环境,提升了师生居住条件。”雷土松说,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学校师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赢得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广泛好评。

 

阳光透明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看餐具消毒、食品留样记录,进入后厨参观午餐制作全过程……2017年9月,县教育局开展“大众看食堂”活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家长、媒体记者、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等零距离参观遂昌中学、金岸小学等学校食堂,监督校园食品安全。

“现在的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先进,用餐环境好,食堂工作间干净,菜品质量有保障,让我们更加放心孩子在学校就餐了。”参观代表郑浣芬在结束走访后深有感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县以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建设为抓手,在学校食堂“建、改、创”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大众看食堂”活动的开展,正是对校园食品安全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及回顾。

“从硬件上,我县一年新建一所标准化新食堂。”雷土松介绍,2013年至2016年,我县财政投入2800万元新建金岸小学、梅溪小学、遂昌中学、育才中学食堂。2017年,投资900万元的后江民族小学食堂正在建设中。

与此同时,我县制定了《遂昌县学校食堂等级创建工作方案》,加大了学校食堂硬件改造提升投入,实施了第一轮公办学校食堂改造项目,投入700余万元完成了全县29所学校的食堂改造工作,B级以上食堂的等级率达到96.3%。

“为了保障师生们‘舌尖上的安全’,自2014年开始,我们陆续完成了梅溪小学、三仁小学等28所学校的‘阳光食堂’建设工作。”雷土松告诉记者,在“阳光食堂”建设点位,每个醒目位置都统一设置了“阳光厨房”显示屏,对原料清洗、切配、烹饪、专间、预进间、餐具消毒等6个点按需设置探头,进行实时视频监控。

为师生们打造“温馨之家”,保障他们“舌尖上的安全”,这些仅是我县教育系统后勤保障工作的写照之一。启航新征程,全县教育后勤工作者将以勤勉、创新之心继续“火力全开”服务育人阵地。

记者 朱敏 通讯员 朱富明 徐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