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9年04月22日

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

房子,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从古自今,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住房不但是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还是一代人积累下的重要财富。多少人,奋斗大半辈子,只为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住房,已经不仅是生活所需,更是多少人一辈子努力拼搏的意义。

建国7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人们住房的变化历程,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过程。

退休教师潘娇娥出生于1949年,那一年,正好新中国成立。

“我是土生土长的遂昌人,以前的住房哪有现在那么宽敞舒适呀!”说起住房的变迁,潘娇娥感触颇多,“上世纪50年代,遂昌农村地区普遍是泥木结构的黄泥房,不像现在,洋房、别墅随处可见。”

潘娇娥幼年时期生活在白马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里,说起孩童时期的住房,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房子的屋顶。“没有瓦片,都是就地取材盖在屋顶。有的村民用毛竹对半剖开,正反相间盖在屋顶;有的则在房顶搭好支架,直接找一些树皮铺在上面。”她说,“那个时候,下雨天漏雨已经习以为常。”

上世纪60年代末,潘娇娥刚参加工作,便响应毛主席号召前往偏远乡镇高坪担任乡村教师。“那时候的学校其实就是农村的香火堂,里面就九张桌凳加上一块黑板。那时候没有教室宿舍,教师大多就住在庙宇、农户家中,我是被安排在村委会主任家里。”潘娇娥打趣地告诉记者,“记得当时住的房间是用几块木板隔起来的,晚上,经常有鸡鸭钻进来一起‘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开始“撤点并校”,逐年撤并了许多初高中及小学。“1989年,我被调入梭溪乡中心小学,那时候学校是新盖的,已经是砖结构的。”潘娇娥说,“但是普通老百姓家里住的普遍还是低矮泥木结构的黄泥房,少量经济条件好的农户会用青砖盖房。”

潘娇娥的老伴傅衍锐是国营企业利民化工的一名职工,上世纪80年代,像利民化工厂这样的国营企业或者单位大多已经盖起员工宿舍,按照当时厂里的做法,厂里的“双职工”家庭,可以申请一套房子。“面积五六十平方米,房子产权属于厂里,只是提供给员工住宿。”傅衍锐说,“我不属于‘双职工’,没有享受到这样的福利,只能和同事共居一室。那时候,谁的家属来了,另外的室友就会搬到别的宿舍去,腾出房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潘娇娥一家人从农村迁到县城,有了居民户口。“按照当时的政策,户口转为居民后,就能向厂里申请一套住房,一室一厅一厨房,没有卫生间。”潘娇娥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很多单位、国营企业的职工宿舍可以购买,房产可以转到自己名下。“那时候只要几千块钱,遂昌街边很多老房子就是那时候建起来的。”潘娇娥告诉记者,“商品房就是那个年代开始出现的。”

1996年,潘娇娥在县城北街盖起属于自己的房子,一直居住至今。“房子有单独的车库、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潘娇娥说,相比以前,自己的盖的房子条件好了很多。

到了新世纪,潘娇娥的儿子女儿都在遂昌买了房子。“现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住房,不再像以前一样,几代人住一套房。而且他们的房子装修漂亮又舒适,小区有物业管理,还有专门的停车场,和过去那个年代真的不能比。”潘娇娥感慨道,“以前可以说是居无定所。如今,老百姓安居乐业,衣食住行无忧,这样的美好生活在那时候是想都不敢想啊!”   

  记者 傅长琪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