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昌山随笔
2021年03月31日

章半仙与“西郭周”

“西郭周”是遂昌县城的一个古地名。郭,古汉语指外城;周,指周氏宗族,有《西郭周氏宗谱》为证。“西郭周”原意指县城西门外的周家,后来演变为“城西周氏家族居住的那一片地方”。如今有些人写成“西角周”“西角洲”,都是笔误。

《西郭周氏宗谱》记载:西郭周氏始祖周皙,原籍扬州江都,北宋天僖五年(1021)任遂昌教谕,后升任处州府教授,因病辞官后定居遂昌县城西郭月山下忠厚坊。皙子仕贤,由廷对官至右文殿修撰。仕贤长子逸由,教官转国子学录;次子道仕,迪功郎;三子述,中进士,官至太常寺丞。其后人还有南宋绍兴年间武举人周景庆、南宋理宗时期大理寺正卿周保育等。人才辈出,故事连篇,成为遂昌名门望族。

“西郭周”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称作“华表仙迹”。这个故事要从“半仙”章思廉说起。章思廉是县城寿光宫的道士,也是周皙的好朋友。有一次,处州府郡守钱公派人抬着轿子来遂昌请章道士去府衙。章思廉在处州“两月不粒食,惟日饮醇酒。忽出游半日而归,因问曰‘吕洞宾今何在?’,答曰‘正在张公桥洗纸被’。”郡守即前往拜谒,到达张公桥附近,空中隐隐有声音“此思廉小儿饶舌也”。后来,章道士对郡守言归,“乃端坐而逝”。郡守无奈,只得依俗将其安葬。下葬后的第二天,在丽水县少徵山后,却有人看见章半仙只穿一只鞋子在钓鱼。人们回头挖开其墓,发现棺中仅剩一只旧鞋。因此,明代成化年间《处州府志》说章思廉名气很大,被老百姓视为仙人。

话说周皙病逝之后,章思廉吩咐周妻倪氏,将灵柩停放在东厢房中,七天内不得启视。家人照办。七日后开门,只见无数蚂蚁搬来黄沙护棺,“聚沙成塔”,于是就地垒坟,称之为“仙葬”。章半仙在沙坟斜插一块“华表”,倒地悬虚尺余,摇而动。且曰:“华表直,我当复出”。

“华表仙迹”的故事从此载入历代县志、府志。仅清代就有康熙时期县令缪之弼、姚启文,雍正时期教谕陈世修,本县雍正二年岁贡、授余杭训导童国柱等题写《华表记异》《华表歌》《华表诗》《题华表仙迹》,录入《西郭周氏宗谱》。又有本县西乡关川人、雍正八年(1730)拔贡毛桓作《西郭周氏墓表歌》如下:

遂昌宋教授周公墓左石表,相传为仙人手植,旧卧于地。自康熙丙寅(1686)大水后渐竖,且卓立不少倾,然摇之辄动挽之不仆。庚子(1720)四月初四夜,忽横折如锯入地寸许。时人多为诗歌以志异,因从而和焉。

教授坟东径丈石,

云是仙人手所掷。

斸之削之欲成方,

六百年来卧松柏。〔1〕

是谁扶起更耸然,

轻撼似颤挽不蹎。〔2〕

植根入地知几许,

机缄秘密无由传。

教授祠前春风好,

游人杂踏怜芳草。

薜荔墙高晓月斜,

神物呵护苍山老。

夜半重来丁令威,

唤人学仙听者稀。

孤鹤翔空复谁语,

踏翻华表自归去。

〔1〕斸,音“竹”,大锄,引伸为掘。〔2〕蹎,音“颠”,跌倒。

毛桓说的“踏翻华表”之事当时并未发生。“西郭周”的沙坟华表又屹立了二百多年,直至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才真正被“踏翻”毁灭。再过了将近五十年,2014-2015年“西郭周”片区拆迁,所有的旧城遗迹都被抹去,旧址地块新建了“中央首府”住宅小区。只有该小区东北角剩下原先周家祠堂院内的一棵大樟树,似有神灵庇佑仍然郁郁葱葱,昭示着“西郭周”曾经的辉煌!

(华贞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