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3年12月07日

人防+技防

无人机化身“空中巡查员”助力我县秸秆禁烧

本报讯(记者 黄绮贤)12月5日上午,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在我县云峰街道东姑村的一片农田里,一架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缓缓起飞,开始执行秸秆禁烧“空中巡查”任务。与此同时,在执法人员手中的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无人机通过无线传输的实时俯瞰图像,巡飞区域内是否有火点、黑斑、浓烟等情况一目了然。

据悉,云峰街道素有“遂昌粮仓”之称,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口较多,秸秆禁烧工作面临的压力和难度较大。为此,云峰街道在原有“人工地巡”和高空监控的基础上,以无人机科技赋能,对复杂地形和重点区域等开展高空巡查,构建“空地人一体”的巡查模式,全力织密秸秆禁烧“防护网”。

“过去单纯依靠人力巡防,往往很难精确定位起火点和起火人,经常赶到现场已是‘人去楼空’,给立案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使用无人机管控秸秆露天焚烧行为,能有效破解人工巡查时效低、焚烧行为取证难等难点。”云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常务副队长刘泽圣介绍,无人机具有视角广阔、定位精准、反馈迅速等优势,能全方位、无死角巡查到下马、东姑、马头等高空监控点位难以覆盖的村域,一旦发现秸秆焚烧行为,能够第一时间定位拍照回传,地面人员便可迅速到达现场处置,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目前我们无人机巡查的频次是一天两趟,分别在上午11点至12点,下午3点至6点的秸秆焚烧易发时段。”刘泽圣告诉记者,利用无人机担任空中“巡查员”,既提升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和震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禁燃自觉性,云峰街道秸秆焚烧案件已从最初的日均30余起降至个位数。

除此之外,云峰街道还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村社干部等基层组织作用,对重点区域实行分片包干,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巡查频次和管控力度,严格实行“一日一通报”制度,多措并举抓实抓细秸秆禁烧工作。

“下步,我们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为无人机增加喊话等新功能,并进一步加大无人机巡查的批次和频次,通过严密的‘人防+技防’,确保辖区范围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黑一块地’。”云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华根表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