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资源 拓宽渠道 打造亮点
我县加快构建全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本报讯(记者 赵乾谷 通讯员 叶奕)日前,由浙江省电子学会、我县县科协、县科技局联合举办的“希望之光”帮扶团技术培训会暨专企对接交流活动落幕,来自全省多所高校的专家帮扶团结合各自专业领域,为我县5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提供了宝贵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极大助力了前沿科技在我县“落地生根”。
“通过整合省内院士专家团队、高校学科带头人、省级学(协)会及青年科技人才力量,汇聚人才、平台、项目等优质资源,我们坚持把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提供‘把产业方向+引创新资源+解技术难题+促成果转化+助人才培养’全链条支持。”专家团队表示,对于遂昌这样一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地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至关重要,他们也愿意发挥科技所长,输出优质服务,与遂昌携手共同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企业为服务主体,持续聚焦梯次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重点工作,联结产业、企业、信息、金融等创新要素,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不断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凭借积极对接上级科协、省级学(协)会和相关院士(专家)团队,我们还持续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建设,深化‘博士创新站+’服务共富机制的实践。”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期间,他们还陆续组织进站博士深入化工类、中药材、果蔬等28家特色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互访,对产业发展进行问诊把脉并形成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扩大博士创新站对县域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
走进位于石练镇的遂昌蔓果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赶制番薯条和分拣包装。在博士创新站的助力下,该公司陆续完成了十余项生产工艺改进,同时也在优良品种选育、生态种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于2024年3月入驻博士创新站、在浙江农林大学担任讲师的徐锡明告诉记者,当前,他们正将精力集中在丰富和延伸口感层次的试验上,期待能开发出更多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为遂昌番薯产业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据悉,2024年至今,我县已邀请“希望之光”帮扶团专家开展才企对接活动7场次,为相关企业培训产业技术人才165人,为企业开展产业类咨询建议4次,累计创成国家级科技小院1家、省级博士创新站1家、市级博士创新站16家,引入入站博士30余名。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